手冲咖啡

现在的我,每天早晨都会做一杯手工咖啡,并以此当作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线。

咖啡这个舶来品在过去的商业和文化市场中总是带着一点小资的、文青的、艺术的气质。即使瑞幸努力薅资本主义羊毛开启了9.9 补贴,它也还是小十块钱的饮料,并不属于实惠范畴的饮料。作为互联网民工,对于咖啡的需求是比较务实的,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清醒的下午,和各种黑话文档会议对线的时候能保持敏捷。每天要多花十多块来保持工作状态,算下来是有些亏的。

为了弥补这种自费上班的感觉,有两个思路可以化解。一是把咖啡变成一种爱好,为自己爱好买单,工作之余来点自己喜欢的饮料,这听起来就有点精神胜利法在里边了。二是降低使用咖啡的成本,比如星巴克、M Stand 降级到瑞幸是可以的,自带杯的 manner 也很实惠,实在不行还有库迪 8.8。当我同时尝试这两个方面的时候,便发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自己做手冲咖啡。
咖啡店里比较常见的选项是美式,拿铁以及各种特调。这些基本都是有一台咖啡机做出一份浓缩咖啡以后配以不同的辅料形成的风味。作为功能性的需求,加水显然是最实在的,保留咖啡因提升醒脑之外没有引入其他成本,这便是一杯美式,是我最常选择的。手冲咖啡属于精品咖啡店里,比较小众的选项。星巴克都得一杯五六十起,显然超越了一般牛马为自己加油的需求层次。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手冲咖啡是比较贵的。想来也很自然,有手艺操作要求的自然是成本会高一些,何况本身咖啡也有点艺术的成分在里边。
如果考虑降低成本,本来是不应当考虑手冲咖啡的。但直观上来说自己做饭一般是可以比下馆子便宜一些的,特别是仅考虑功能性的条件下。我去搜寻了咖啡机以后,我有了尝试手冲咖啡的理由。一台咖啡机入门一般就上千了,讲究一点的好几千到上万。然而做手冲咖啡需要的却简单多了,起步拥有一个咖啡滤杯加滤网基本就可以了。这都是几十块的水平。如果要有点追求,那还需要一个电子秤和手冲壶。电子秤用来精确称量咖啡豆保证稳定的水粉比,一般的厨房秤足够。手冲壶是用来保证水流的稳定的,鹅颈壶嘴,感觉上茶壶也能有类似效果。进阶阶段还需要一个磨豆机,现磨的是比直接买咖啡粉在口味上可以有更高的追求。按照这个路径,我便可以以极低成本开始尝试。打开京东先买个滤杯滤纸就能做起来了。
想来,手工的产品,贵主要贵在了手艺上。而我作为程序员,也算个手艺人。手艺的事儿,我便可以学嘛。我从了解咖啡的仪器设备,研究冲泡手艺和豆子的关系逐步入门,阅读了几本书籍,并逐步配齐了一套手冲器具,开始进行实验。每天早上冲泡咖啡的过程,就像一次次精密的实验调试,带有一种工程式的乐趣。也就是一次次学习探索和尝试过程中,对咖啡之前了解到的各种咖啡知识开始袪媚。手工咖啡的制作过程仿佛一场化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各项指标的精准度量以及画圈注水的手法在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的互联网上,似乎变成了一种玄学。然而他的原理确实客观存在的,参数的调教是可以训练调优的,这又仿佛工科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日常。
探索自己的味觉偏好才是手冲的乐趣所在。咖啡的玄学的部分是在于风味,由于人自己的感知和味觉是无法标准化。手冲咖啡让我了解到了咖啡风味轮,就是对味觉标准化的尝试。它是一个工具,用于科学地描述和分类咖啡的味道。它从基础的咖啡风味类别中心开始,向外扩展为更具体的风味描述。使用咖啡风味轮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咖啡的味道,深入欣赏每种咖啡的独特风味。它也让我们了解到,原产地、咖啡豆种类、处理方式和烘焙程度等都会影响咖啡的最终味道。如果味、醇厚、热带水果等。从中心向外,每一层都包含更具体的风味描述。例如,在果味类别下,可能会进一步细分为柑橘类、浆果类、石果类等。有了这些词汇,配合一些生活经验,我可以试图向爸妈介绍这种苦豆子水究竟好喝在哪里。这种把味觉这种极其主观的东西尝试标准化的手段让我眼前一亮。不过对于刚刚开始尝试的人,也许这些神奇的风味描述反而成了玄学所在。

到了制作一杯手冲咖啡的技术层面,这是一种追求稳定性的手艺,更像是一种工程学的魅力。当我实验出一种喜欢的风味,想要每天都能喝到它,不是依赖灵感的一时爆发,而是通过专业的知识手法和稳定的参数来实现的。持续的稳定产出,需要对咖啡豆、水温、研磨度等各种因素的深入理解和精确控制。这我也就理解了一台专业的咖啡机为啥会那么贵,也就愈发为掌握了这样一个小手艺,收获每天早上一点小确幸而有点小骄傲。

这样一来似乎节约成本以及探索乐趣的两个目标都被我实现了。算上咖啡豆,我每日早上一杯自制咖啡的成本大概是三四块,但我拥有了探索不同风味的自由。不过等我玩够了,或者有钱了,还是有一台专业咖啡机更能简单体会咖啡的美味吧。毕竟我发现磨豆机也是有好几百的,以及咖啡秤也有高级的,手冲壶的壶嘴的细节以及滤杯的纹路也是会极大影响价格的,任何一条路上都是可以氪金变强的。